-
集寧戰役
集寧戰役是指發生在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兩黨為了爭奪戰略要地集寧,于1946年到1948年期間展開的三次重大戰役,統稱集寧戰役。分別是1946年1月的集寧爭奪戰,1946年9月的大同集寧戰役,1948年9月的解放集寧戰役。 集寧三次戰役我軍殲滅國民黨軍14000余人。涌現出141位開國將軍,17位省部級領導。集寧戰役勝利的重大意義必將載入中國革命的史冊。
-
駱駝山戰斗
1948年深秋時節,內蒙騎兵第五師第十三團為了配合遼沈戰役,奉命北上察哈爾草原。駐守張家口北面的敵人聽到解放軍北上的消息,認為好機會到了,便召集兩千多人馬,偷偷竄到草地,企圖搶劫老鄉的牛羊,解決他們的冬衣和肉食問題。駱駝山之戰如今雖然鮮為人知,但它卻有著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成為解放軍騎兵史上的一個典范戰例。
-
大抗戰:多倫戰役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到1933年6月15日,共有人12萬,槍支約10萬,兵力十分雄厚。但是由于得不到國民政府承認,彈藥,糧草都靠自籌,也無后援。僅靠察哈爾一省之地供養,十分困難。1933年7月4日,同盟軍開始進攻多倫,戰斗三天,日偽軍逐漸松懈。7日李忠義部,張凌云部同時發起猛攻,吉鴻昌也親臨前線督戰,一舉攻破多倫外圍陣地。
-
和平解放
就在看似很平常的土爾扈特王府里,曾經發生了決定額濟納旗前途和命運的重大歷史事件。1949年9月27日,塔旺嘉布召集旗軍政要員會議,通過了脫離廣州國民黨政府,致電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宣布和平起義,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塔王府內至今保存著通電起義的全文。1949年9月至1958年,塔旺嘉布擔任額濟納旗人民政府主席。1960年7月20日因病去世,享年60歲。塔王府在“文革”期間曾遭到破壞,后經過兩次維修,依然保持了原有的樣貌。
-
大規模開發建設的興起
1958年10月末,在黨的號召和領導下,巴彥淖區域盟和伊克昭盟抽調民工開赴烏達礦區和桌子山礦區,開展轟轟烈烈、聲勢浩大的“萬人上山奪煤大會戰”?!叭f人上山奪煤大會戰”拉開了烏海地區大規模開發建設的序幕。同年,烏海地區以“黃河水利遠征軍”和“烏蘭木頭開荒野戰團”為標志的農業大開發,實現了烏海地區農業經濟向蔬菜為主攻方向的戰略轉移,確立了烏海地區城郊型農業的地位。
-
烏海地區改天換地的開始
1950年6月,中共七屆三中全會把恢復和發展生產當作第一要務,這是黨歷史進程中的一次深刻轉變,也是烏海地區改天換地的開始。楊青山、康岳、劉學元是來烏海地區工作最早的共產黨人。他們來到烏海地區后,始終以恢復和發展生產為中心任務展開工作,以身作則、公而忘私、使廣大人民群眾從他們身上真正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是他們的大救星。
-
侵華日軍安達千代吉筆供
我參加了北支那駐蒙軍第二十六師團的清水河戰斗。石黑大隊俘虜了馬占山軍抗日戰士一名,早坂少佐命令用其試驗赤筒瓦斯的效力。在綏遠省清水河縣清水河城西河邊上,將該人背捆雙手,于上風頭三十來米地點,我親自將赤筒點燃,為了加重瓦斯的濃度,以及加快窒息的速度,便把赤筒的距離逐步縮短到二十米、十米。這時被害者為了躲避瓦斯,把臉貼在地上,我見狀又命令士兵硬把他的頭抬起來,叫他吸進瓦斯。后由松下軍曹將其砍殺。
-
烏蘭夫早期革命活動
1937年10月16日,日本帝國主義侵占薩拉齊縣。為了抗擊日寇,拯救民族危亡,1938年秋遵照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李井泉、姚喆率八路軍2000余人從晉西北挺進大青山,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1939年5月中共薩托工委成立,組織部長劉啟煥在美岱召建立黨支部,在劉啟煥、王弼臣、王經雨的領導下,本縣的第一支游擊隊在美岱召誕生。